English

李铁映强调“百家争鸣”、加大社科投入

1998-06-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 “我在延安时,就受到郭老这一代文化巨匠的影响,进城后,一直是把郭老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来敬仰和学习的。在这一代文化巨匠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走向21世纪的时候一种精神的解放。郭老始终是站在历史潮头的伟人。”6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在郭沫若纪念馆对郭沫若的历史文化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还指出,学术的发展唯一正确的政策就是“双百”方针,如果没有“双百”方针,如果不能提供一个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社会科学就得不到发展。会上,有关人士还发布了设立“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的消息。

今年6月12日,是郭沫若逝世20周年,也是郭沫若纪念馆成立10周年。10年来,纪念馆接待海内外数十万参观者,向观众展现了郭沫若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一生。由郭沫若著作编委会编辑出版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整理出版了郭沫若的部分书信、书法作品。与此同时,郭沫若纪念馆和中国郭沫若学会还始终联系着国内郭沫若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学人,出版学术刊物《郭沫若研究》,组织各种学术讨论会,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条件。

参加6月8日纪念活动的还有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全国文联、作协、剧协、国家及北京市文物局的领导或代表,以及郭沫若著作编委会成员、郭老生前友好和郭沫若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包括王忍之、郁文、林默涵、刘大年、任继愈、张文彬、郭永才、王玉民、林林、林甘泉、穆欣、李准、尹鸿钧、黄烈、雷仲平、王廷芳、栾中新、孙玉石、黄淳浩、舒乙、吴福辉、陈漱渝、姚锡佩、王富仁等,还有郭沫若子女郭汉英、郭庶英。

李铁映同志在讲话中还指出:学术发展既要有物质条件,又要有好的社会环境,好的社会氛围。“真理的裁判只有实践。在理论界、学术界,应该区分政治和理论,区分行动和认识,应该提倡百家争鸣的学风”。“在我们面向21世纪的时候,纪念一代文化巨匠,应该深刻研究近百年来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发展经验、教训,如何能够在下一个世纪使我们中国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和繁荣。没有这个大的发展和繁荣,我认为,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所以,一定要大大加强我们在社会科学和文化领域的投入。”他还表示完全支持郭沫若纪念馆的这次活动,并在将来可能的条件下给予纪念馆资金上的支持。

王忍之、刘大年、林林、任继愈等也给予郭沫若的历史文化功绩以很高的评价。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写来了书面致词。

会上,中国社科院副秘书长单天伦受郭沫若基金会筹备组委托,发布关于设立“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的决定。该奖旨在奖励在世的中国籍学者撰写出版的关于中国历史的各类专著,包括断代史、专史(含自然科学史)和考古、古文字、古人类等学科成果。郭沫若子女特为此捐赠人民币100万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